央广网亳州9月6日消息(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)“嘣、嘣”的闷响从后背传来——这是闪罐发出的声音。近日,记者走进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侯怀奇工作室,体验了在当地广受欢迎的铜火罐诊疗法。
与常见的玻璃火罐不同,侯怀奇使用的是紫铜制火罐。操作时,他将铜罐扣在患者后背,并在罐底凹槽内注入少量酒精并点燃,以提高罐体温度。这全靠理疗师凭借手感精准控制罐内温度。
侯怀奇从事推拿理疗临床实践已有二十余年。他结合自身临床经验,研发创制出铜火罐诊疗法。其铜火罐不仅荣获两项国家专利,他本人也先后被人社部、安徽省人社厅和亳州市人社局授予“技能大师”称号。
这一疗法集特殊器具、操作技法和个人调理方案于秘制精药油一体,使侯怀奇成为广受赞誉的“皖工徽匠”健康守护者。
在体验过程中,记者亲身感受了侯怀奇铜火罐诊疗法的三项“绝技”——闪罐、经络走罐和旋罐。操作前,侯怀奇先为记者进行了背部推拿,涂抹了一层生姜药油。这款药油是他在判断记者体质后特别推荐的。背部擦油不仅有助于铜罐的技法运用,也提高铜火罐疏通经络,驱寒除湿,理气止痛的疗效。
侯怀奇向记者介绍,其独创的铜火罐采用紫铜手工打造,导热迅速、温度恒定,凭借贴合人体的弧口设计与强劲吸附力,可实现热力深层渗透,为“气、热、药”三重疗法奠定基础。
在技艺层面,侯怀奇总结出“奇手淬火技艺”,凭借对火色的精准判断与控制,完成“烧、取、扣、温”一连贯动作,整个过程稳、准、快。更为独特的是,他将“脊柱无痛压揉正骨术”与铜火罐诊疗法相结合:先以手法放松调理脊椎、辨经定穴,再对病灶施罐,实现“先通后调,罐随症走”,显着提升了临床疗效。
此外,侯怀奇还将秘方药油应用于拔罐过程中,借助铜罐的热力使药效渗透体内,达到“热药同途、拔补兼济”的效果,相当于在拔罐的同时完成一次“药灸”。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瘀滞类症状。
基于临床实践,侯怀奇提炼出“辨证、辨经、辨灶”三步定位法,通过辨析体质寒热虚实、确定病变所属经络、触诊查找结节与反应点,实现精准施治。他将铜火罐的应用拓展为“调未病、治已病、养已愈”的三阶健康干预模式,覆盖全周期健康需求。
“小小铜火罐,‘点燃’大健康,是我永恒的追求。”侯怀奇表示,如今他正积极投身技术培训与传承工作,希望这项凝聚临床智慧的非遗绝技能够服务更多人群,持续展现中医外治法在当代的生命力。
(责任编辑:)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