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房地产行业并购交易总数量与规模来看,7月份企业并购活动热度有所回落。近日,中指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,7月,房地产行业共进行16笔并购交易,比上月减少1笔。其中,9笔交易披露交易金额,总交易规模约53.0亿元,环比减少68.7%,平均单笔交易规模5.9亿元,环比减少47.8%。
从交易标的业务类型看,7月份房地产行业进行的并购交易包括地产开发、商办及物业项目等。住宅开发方面,多家出险房企出售项目股权回笼资金。其中,荣盛发展月内以1000万元转让唐山泓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%股权,退出唐山小白家沟村项目。据了解,该项目土地分为东西两块,目前东地块部分楼栋已完成建设,西地块尚未开发。此外,华夏幸福出售任丘孔雀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%股权与任丘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资产,以盘活自身资产,实现资金回收。
多元业务方面,部分房企选择出售商办项目,以快速获取流动资金。7月,万科印力集团将其持有的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 48%股份出售给外资股东GIC。交易完成后,GIC将持有项目98%股权,剩余2%的权益由万科印力集团持有。据了解,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商业面积约18.6万平方米,可租赁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,位列上海已开业商业体前10位。2023年,南翔印象城总销售额突破46亿元,同比增长15%,位列上海销售额前10位。从租金收入角度来看,上海南翔印象城位列万科运营管理的商业项目第二位。
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指出,本次交易的价格虽未透露,但据市场消息,交易规模在20亿元级别。万科出售该项目股权,符合其近期的发展战略,有助于回笼资金。万科在2023年年报中明确表示,将通过大宗资产、股权交易兑现“蓄水池”,大规模增厚安全垫,2024年实现交易回款不低于300亿元。在4月底举行的万科2023年度公司股东大会上,万科管理层也表示将展开瘦身计划,聚焦综合住区开发、物业服务和租赁住宅三大核心业务,退出其他业务,清理和转让非主业的财务投资,推进商办等大宗资产交易。
此外,7月,也有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选择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,聚焦其他主业。冠城大通发布公告,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,交易完成之后,冠城大通不再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,经营上聚焦电磁线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主业。目前,该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。
从资本方来看,中金资本、招商平安资管有意参与金科重整,信达地产联合中国信达纾困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。月内,金科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各议案获得债权人表决通过,据悉已收到中金资本意向函、招商平安资管已参与重整投资报名。此外,在项目层面,7月初,信达地产发布公告,拟联合中国信达成立合伙企业以25.73亿元受让一家项目公司48%股权。该项目公司持有两个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,总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,均规划有住宅、商业等业态。
政策方面,7月份,中央层面明确提出,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,支持房企缓缴土地出让金等。中指院方面分析认为,未来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进程有望加快,取消预售制或是大势所趋。
地方层面,监管机构出台政策推动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地,内容包括优化预售资金管理,支持房企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方面。其中,徐州市、益阳市、贵阳市等城市进一步推动融资协调机制落地,优化预售资金监管,支持见索即付式的保函缴纳土地交易市场竞买保证金,适当拉长土地出让金付款时限,合理调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节点,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。
(责任编辑:)关键词: